En

精益研发助制造企业加速转型

来源: 发布时间:2008 / 12 / 02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赵敏


制造业面临危局,亟待转型

“世界工厂”正面临一场巨大的危机。

中国这个“世界工厂”长期扮演全球制造链条的“加工组装车间”角色,以透支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为基础,以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主力,而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不足,始终处于落后地位。于是,在世界经济渐入“冬季”、国内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的双重压力下,“世界工厂”的荣耀是否能继续维持确实应该画个问号。

从根源上,中国制造业急需转型,从依赖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向高附加值、创新型产品出口,以及满足、占领内需市场的转型。如果说,2004年前谈制造业转型还是“闲谈秋月”,那么2007年后,转型就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合俊就是很好的例子,2002年,合俊尚在风光时,也曾经投入资金加强自身研发设计能力,致力于向ODM转型,同时开拓国内市场,以期摆脱对出口加工订单的依赖。但这一动作的力度显然不大,热度维持的时间也不长,仅仅6年后,合俊倒掉。

对于已经挣扎在存亡线上、丧失活力的加工出口型制造企业而言,现在再谈转型无疑已经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但是,对于那些尚有一搏之力的自主品牌制造企业而言,转型则是亡羊补牢、时不我待。如何向市场提供更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呢?如何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占领更大的国内市场份额呢?答案就是:通过实施精益研发等信息化平台,重组、优化研发流程,整合、积累内部研发资源,建立、健全研发团队,尽一切可能、更快地建立现代产品的创新研发体系,形成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方面的竞争力,以高质量的创新产品赢得国内外市场。只有在那根著名的微笑曲线上爬得更高,才有可能摆脱经济下行的影响,甚至逆流而上。

精益研发中的成本博弈

中国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意识是最强的,这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年来呼风唤雨的绝活,更是企业在恶性竞争、原材料成本攀升的环境下求生存的根本。于是,企业在管理环节、生产环节、采购和供应链环节,直至在人力成本控制上,所有能想到、能做到的成本控制方式都尝试了,唯独忽略了产品研发环节的“开源节流”。

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成本领先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这是国内很多制造企业所擅长的。第二种是创造技术领先优势,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这则是国内大多数制造企业的软肋。如图1所示(该弧线半径表示竞争力),传统制造企业在竞争战略的选择上,着重于牺牲产品的技术含量而追求成本最低,忽略了增加研发投入、追求高技术含量。企业的两条腿不一样长,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自然无法持续提高。而且,单纯追求低成本也使得中国制造企业始终徘徊在制造价值链的下游。

反观精益研发,就是在不显著增加产品成本的前提下(如图1,沿着AF射线垂直行进),追求产品的品质和技术含量的提高,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达到增加竞争力的目的。这是中国制造业向价值链上游迁移的关键。



图1

精益研发的核心目的是开源,通过提高研发效率、质量和水平,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价格,或者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质量产品,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树立品牌价值。这恐怕是很多中国企业希望选择但又苦于无门的一条路,精益研发体系虽不能说使天堑变通途,但却提供了一整套系统的、可依循的、可实现的工具、方法和信息系统平台。

当然,精益研发的作用也不仅仅是开源,由于产品研发对产品成本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而产品研发也能有效降低成本。利用精益研发所蕴含的创新技术和协同仿真技术也可以突破技术研发瓶颈,优化产品结构、性能,改善制造工艺,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无论是开源还是节流,采用精益研发策略均有助于制造企业从成本博弈中获胜。